看完這本書,要待三個月後,才可以寫這個書評。因為,我先把OKI 方法應用我的團隊上,用成果來寫書評。
每個月初,我為團隊成員定立每月的工作清單及完成成果的指標。在月尾,檢視當月工作是否完成。實施三個月後,發現同事能清楚知道我對那些工作覺得重要,那些工作須要盡早完成,這是溝通上的進步。我亦能清楚知道同事能力,再根據能力去分配工作。另一方面,我又問同事們對於這個安排是否有效,同事們都給予正面的評分。他們覺得這個方法可以令他們專注手上的工作,知道那一個工作應優先處理,及更有決心把工作在限期前完成。
OKI理念很簡單:
-
工作的要求要簡單清楚地例明
-
工作的進度或結果要可量化
-
工作有到期日
-
定期為工作的成效打分
-
員工要對工作成果問責
-
員工要明白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性,向同一個目標進發
其實,這些OKl理念不難明白。我的一個前老闆常常有一句口頭禪,「你哋做嘢要攞個心出黎」。現在回想起來,的確沒錯。OKI其中一個重點就是responsible,責任是推動項目的動力。推進下去,如果成員用心一點,事事想多一步,做多一步。項目便能穩步向終點進發,最後必定到達終點。
When our ‘how’ is defined by others, the goal won’t engage us to the same degree.
A mission is directional. An objective has a set of concrete steps that you’re intentionally engaged in and actually trying to go for.
Comments are closed,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.